《善与人交 久而敬之》——上海公共外交实践等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书展成功举行
8月16日下午,反映上海公共外交协会成立12年来在相关领域进行的探索、创新和实践的书籍:《善与人交 久而敬之》——上海公共外交实践,在2023年上海书展上举行新书发布会。
该书由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担任主编,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赵启正,上海市政协原主席、上海公共外交协会首任会长冯国勤等老领导分别为该书作序。
新书发布会由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和上海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发布会上,由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组织编纂、周汉民会长担任主编的“公共外交译丛”最新译著《公众舆论与20世纪的外交》和《新经济外交》也同时发布。
周汉民会长在发布会上作了主旨演讲,市政协对外友好委员会、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和嘉宾出席发布会并向现场参加活动的上海理工大学学生代表赠书。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理事闵师林主持发布会。
《善与人交 久而敬之》讲述了上海公共外交协会自2011年成立以来,加大对外交流对话、积极创新开展实践活动,形成了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为促进上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增进中外人民理解与合作发挥了重要的平台和桥梁作用。“公共外交译丛”则是国内第一套以“公共外交”为主题的翻译类丛书。
周汉民会长在主旨演讲中介绍了出版《善与人交 久而敬之》和“公共外交译丛”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他指出,公共外交是国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公共外交协会自建立那天起,始终将其作为协会的宗旨:一是始终坚持与国家同行、与时代同行,协会的建立是上海世博会的产物,之后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一起发展;二是坚持独具匠心、独辟蹊径,协会审时度势,先后创办了“对话会”、“走出去论坛”等公共外交平台,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创办了“江上会客厅”、“友艺之家”,积极探索特殊时期的公共外交;三是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多年来,协会深入基层、深入调研、深入推动解决问题;四是坚持旁征博引、理论建树,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创建3年来,先后翻译和出版了4本公共外交领域的书籍,为公共外交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周汉民会长强调,公共外交是大家的事,众人拾柴火焰高。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画卷徐徐展开,搭沟通桥梁,聚中外智慧,促民心相通,让世界看到一个自信的、有活力的、有担当的中国,公共外交大有可为。
在主题发言环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强介绍了两套新书的出版工作。他希望以此为契机,将上海公共外交实践中那些鲜活动人的故事和创新求索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全世界,为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上海智慧。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原副秘书长、《善与人交 久而敬之》执行副主编孙为民,结合自己在协会的工作经历,介绍了该书的编纂历程。“公共外交译丛”的译者代表、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禹一奇,《善与人交 久而敬之》的作者代表、上海公共外交协会理事陈星言,以及上海市日本学会名誉会长、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吴寄南等也在发布会上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发布会最后,周汉民会长接受了上海市贸促会阅读马拉松小组的现场提问,他指出,中国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在于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流通,更在于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相互分享。公共外交是中国与世界进一步融合的重要抓手,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我们需要更多合作,需要更好地交流。
发布会结束后,周汉民会长与部分参会嘉宾还参观了上海书展世纪馆。